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GEO)成立于19954月,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14年和2019年两次通过中国科学院评估,成绩良好。第一、二、三任实验室主任分别是吕达仁院士、陈洪滨研究员和郄秀书研究员,第一、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秀骥院士,第三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吕达仁院士;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卞建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吕达仁院士。

实验室定位于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坚持探测技术研发、观测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培养杰出人才,建设优秀团队,引领我国大气物理学特别是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学科发展。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实验室设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一、中层大气过程及其天气气候效应,二、大气辐射、大气与环境遥感,三、大气电学、雷电与雷暴电学,四、大气探测高技术。

近五年来,实验室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40余项,总到帐经费2.43亿元。其中包括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3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1项、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5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装备发展部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国防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是中科院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碳专项)”的主持单位,吕达仁院士任首席科学家。共发表论文381篇,其中SCI论文247篇,发表在《PNAS》、《Rev. Geophys.》、《Remote Sens. Environ.》、《Atmos. Chem. Phys.》、《J. Geophys. Res.》、《Geophys. Res. Lett.》、《Sci. Bull.》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出版专著1部,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7人,副高23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6人。有博士学位者46人,其中6名分别在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获得博士学位。此外,实验室还有一支由博士后、研究生和客座访问人员组成的70人流动研究队伍。实验室业已形成了一支由院士、中青年专家和年轻骨干组成,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作为我国唯一聚焦中层大气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始终坚持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并重,以大气探测原理创新、技术研发与集成以及实验观测为基础,围绕着中层大气与气候环境探测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研任务牵引下,五年来,实验室在中层大气过程、云-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以及雷电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先进仪器设备,在大气探测技术研发和应用、科学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吕达仁院士、郄秀书研究员、刘毅研究员等多位学术带头人参与了载人空间站、高分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和863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计划的决策服务,在支撑临近空间航空航天器的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吕达仁、郄秀书、陈洪滨、刘毅、卞建春、夏祥鳌等10多位学术带头人先后在20多个国际学术组织或期刊任职,实验室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培养大气物理学和中层大气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摇篮之一,已有大批年轻有为的年轻学者从这里脱颖而出,走进了世界著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机构,有大批青年学者成为国内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骨干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实验室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与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日本、英国、加拿大、挪威、港台地区等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和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次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实验室实行“严谨、协作、开放、自由”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资源互补共享,旨在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此领域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实验室,成为大气物理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大气探测技术研发和应用基地,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家国防安全和环境外交提供科学支撑与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