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所山东人工引发雷电实验(SHTALE2010)成功实施
2010年7月到8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继续利用新一代引雷火箭在“冬枣之乡”——山东沾化县开展人工引发雷电实验(SHATLE)。在引雷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成功引发雷电6次,获得了包括通道底部雷电流、不同距离电磁场、甚高频辐射和高速摄像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观测资料。人工引雷实验是研究闪电物理和效应的重要技术,也是进行雷电防护技术检验的有效手段,国际上,仅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和巴西进行过此项实验。SHATLE自2005年开展以来,获取了大量宝贵的雷电流和近距离电磁场观测资料,在揭示雷电放电物理过程、闪电电磁场的辐射传播特性、闪电放电模型的建立和检验、回击电流波形特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大气电学领域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010年实验期间,继续同步进行的还有中高层瞬态发光事件的实验观测,在国内首次拍摄到了巨大喷流(Gigantic jet)放电图像和Halo放电图像(2007年曾在国内首次拍摄到Sprite放电图像),Gigantic jet放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全世界目前仅报道过14例Gigantic jet放电图像,而其中的13次是卫星观测结果,因此,今年在山东地区观测到的Gigantic jet放电图像具有重要意义。
(杨静供稿)2010年实验期间,继续同步进行的还有中高层瞬态发光事件的实验观测,在国内首次拍摄到了巨大喷流(Gigantic jet)放电图像和Halo放电图像(2007年曾在国内首次拍摄到Sprite放电图像),Gigantic jet放电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全世界目前仅报道过14例Gigantic jet放电图像,而其中的13次是卫星观测结果,因此,今年在山东地区观测到的Gigantic jet放电图像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引雷(距离480m)
人工引雷(距离60m)
巨大喷流图像(Gigantic jet)
与往年相比,由于天气异常,今年的实验条件显得更为艰苦,期间遭遇了多天橙色高温预警、特大暴雨,并由此造成连续多天缺水、断电。虽然今年出征SHATLE实验的是一支以80后为主力军的年轻队伍,但是他们有从团队继承下来的吃苦耐劳的品德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有青年人敢于争先的冲劲:在烈日的暴晒下安装探测仪器、在凌晨的大雨中步行前往1公里以外的引雷点——他们从不喊苦。当然,年轻的实验人员们也清楚的知道,实验科学不但需要“拼”的精神,还需要娴熟的操作技能:调试好每一套测量仪器、拧好每一个螺丝、在雷暴过程中准确把握引雷时机——他们一丝不苟。荒郊野外,实验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就算风吹雨打,打不消他们追求成功的决心,就算缺水断电,断不了年轻实验人员秉烛苦干的坚持。艰苦的野外实验不仅收获了丰硕的观测资料和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和培养了年轻的科研队伍。实验人员在引雷场
2010年山东引雷实验得到了山东省气象局、滨州市气象局、沾化县政府和沾化县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实验期间,山东省气象局李春虎副局长、防雷中心冯桂力主任,滨州市气象局孙仁邦局长、吴书君副局长,沾化县政府贾善银县长、巴明华副县长、气象局李业民局长,以及大气所王大立书记、李军副所长和周肖森处长等领导亲临实验站指导和看望实验人员,对实验的长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表达了对全体实验人员的亲切关怀。参与实验全体师生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