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 平流层973项目中期总结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中期总结会在京召开

        2011
年7月28-30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项目编号:2010CB428600)项目中期总结会在京召开。出席会议的项目中期评估专家有周秀骥院士、黄荣辉院士、丁一汇院士、徐祥德院士、罗哲贤教授、王明星研究员、窦贤康教授、何金海教授、马耀明研究员、毛节泰教授、杨修群教授、银燕教授、张人禾研究员。出席会议的管理专家有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罗云峰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张朝林处长,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徐洪,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局任小波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技处浦一芬处长。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的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共计约70人参加总结会。此次会议旨在检查项目启动一年半以来的实施情况,汇报研究工作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研讨下一步工作计划,推动项目有序执行,确保完成项目预期目标。
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吕达仁院士主持,六个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课题的完成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并回答专家组提问。
第一课题“东亚地区平流层过程与结构的探测”,组长吕达仁院士介绍了该课题工作进展,主要包括:(1)北京连续臭氧探空观测(2010.01至今);(2)东北低涡长春观测实验(2010、2011);(3)亚洲夏季风拉萨观测实验(2010);(4)MST雷达、激光雷达的建设;(5)多元卫星资料整合与应用。一年半的时间里课题成功组织了三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
第二课题“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组长卞建春研究员汇报了该课题的主要研究进展:1)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区域大气成分的观测,包括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观测事实,过饱和水汽现象以及对流层顶气溶胶层;(2)夏季亚洲季风区强对流输送过程的研究,对对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夏季亚洲季风区强对流活动个例进行了模拟。
第三课题“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过程与机理”,组长陈文研究员汇报该课题研究工作:(1)把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相结合,模拟出台风以及台风期间的重力波活动,揭示出台风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过程以及台风重力波的时空结构;(2)系统分析了热带ENSO异常影响平流层大气环流的过程,揭示出ENSO对当年冬季平流层行星波传播和次年平流层极涡的动力效应,提供了热带ENSO异常影响平流层环流的清晰物理图像;(3)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平流层环流异常可以对冬季对流层极端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在北半球冬季极端冷事件的个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流层过程的关键作用,并且东亚冬季风的演变异常与平流层环流也有一定联系。
第四课题“化学-气候耦合以及东亚区域大气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其中的作用”,组长田文寿教授汇报该课题的进展包括:(1)发现气候变化引起的对流层平流层物质交换对未来东亚地区臭氧浓度有很大的变化;(2)给出了大气痕量物质从平流层想对流层传输的一个时间尺度;(3)定量的分离处了辐射过程和动力过程对平流层温度变化趋势的贡献;(4)给出了东亚化学排放的变化影响东亚气候变化的证据;(5)阐述了青藏高原地区STE及化学-气候耦合的特征。
第五课题“臭氧层恢复及其
附件下载: